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规范long8官网本科教学,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特制定long8官网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求。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教学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第二章 理论教学
第二条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进行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一)主讲教师
1.各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学位或讲师及以上职称,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2.新开课教师必须经过岗前培训且成绩合格,经过培养性讲课后,经过二级学院(部)主任批准方可承担课堂教学。
3.凡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应积极承担理论课教学任务。学院正副教授必须每年为本科生授课,提倡讲授专业基础课。
4.用中文讲授的课程授课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教学,外语专业课原则上使用外语授课,专业方向课提倡双语教学。
(二)备课
备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完成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1.教师备课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进度安排,深入钻研教材,设计好教案,认真撰写讲稿。
2.备课应按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深度和广度,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将本学科的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3.根据各章节教材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选用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鼓励教师积极采用CAI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技术。
4.备课时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课程设置、已开课程以及相关课程等具体情况,注意本课程与后继课程之间的衔接,处理好本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关系。
5.选定与教材匹配的参考书,拟定好为学生布置的思考与练习题及自学内容。
6.教师上课前必须做好各种教学设备、教具、挂图等各项教学准备工作,使教学用具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7.各教研室应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加强集体研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开展以教学法为主的教学研究工作;随时检查教学进度与教学日历的实行情况。
8.强调教师个人钻研,积极参与集体讨论,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三)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和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授课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精神状态,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组织好课堂教学。
2.课堂讲授应根据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对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进行科学性、系统性、艺术性讲解。
3.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深度、广度,讲课内容重点突出,循序渐进,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常识容量密度适宜,基本理论阐述清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
4.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重视对学生智能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引导,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敬重学生的创造精神,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简练、条理清楚,板书文字要符合规范化要求。
6.重视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及时在授课中调整讲课的进度与讲授方式,力求使教与学两方面协调沟通,教学相长。
7.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严格把握教学进度。
8.课堂教学,原则上要求站立讲授。上课期间不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不在教学场所吸烟。
(四)教学总结
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要认真进行教学总结。总结包括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等。教研室主任要听取汇报或组织教师交流。
第三条 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学习的教学形式,是课堂讲授的延伸。课堂讨论的目的是巩固加深学生所学内容,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提高自学能力,综合运用常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一)课堂讨论的选题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选择具有思考性、综合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要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本质内容及内在联系。
(二)教师要在讨论前拟定出讨论题发给学生,周密设计讨论的内容、要求、步骤,并考虑如何引导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按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撰写好讨论发言提纲。
(三)讨论要在教师引导下有组织地进行。教师要参加讨论的全过程,要善于抓住关键,及时引导学生围绕主要问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活跃学术空气。讨论课宜小班或分组进行,以便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四)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认真做好总结,要抓住讨论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关键性本质问题以及争论焦点,进行明确的归纳概括并上升到理论。对暂不能作结论的问题应留给学生做进一步的探讨。
(五)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发言情况、掌握运用常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定成绩,作为学生平时成绩或学期成绩的评定依据。
第四条 作业布置与检查
课后给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目的在于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检查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各科任课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结合本门课程的教学实际,给学生布置作业。
(二)作业的布置要适量,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自学。
(三)任课教师对低年级学生的作业原则上应全部批改,并及时讲评。讲评的重点放在学生作业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要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任课教师对高年级学生的作业可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批改,及时对作业进行讲评。
(五)任课教师应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并及时做好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的检查。
第五条 辅导答疑
辅导答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根据学生个人的情况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除了常规的辅导答疑手段之外,鼓励老师积极采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导答疑。
第三章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包括实习、毕业论文等主要环节。
第六条 实习
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综合性、实践性的训练,是检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目的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常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一)各二级学院(部)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生实习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各教研室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实习计划的各项要求。
(二)实习必须根据培养方案的规定时间和实习大纲的要求进行,一般不得随意变动和增减。
(三)学生进入实习前,制定好学生实习安排表,对学生进行实习动员及岗前教育。
(四)指定的实习引导教师应有责任感并对其有正确认识。
(五)采取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实习情况,要在学生每轮实习结束时进行考核,给出考核成绩和实习鉴定评语。
(六)对实习学生严格管理,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第七条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培养方案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通过毕业论文的实践,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运用所学常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一)各二级学院(部)负责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制订毕业论文工作计划,成立毕业论文引导小组,完成选题、确定引导教师、组织答辩、审定论文成绩等组织工作。
(二)毕业论文选题应遵循的原则是:符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力求理论联系实际,难度适中,预计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或取得阶段性成果;学生能较全面地运用基本的专业理论常识和技能,在完成过程中获得基本科研训练,有助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三)引导教师应由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较强的具有讲师及其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校外引导教师必须具有该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四)引导教师引导学生的人数应当适中,以保证论文(设计)质量。
(五)毕业论文答辩及考核成绩评定以《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规程》的要求为准。
第四章 附则
第八条 本要求自公布之日起实行,以前的相关规定同时废止。本要求由教务处负责说明。